古代最早纹身的都是什么人, 为什么见了有纹身的人,让人害怕?
古代时候有很多的文学知识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比如说在上好的蜀锦上绣花,那就是锦上添花;因为一个女子酷刑使得在女子的额头上贴花钿成为流行风潮,那叫一个百媚一笑,顾盼生姿;但是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纹身的人,叫人见了就害怕,想避而远之,这是什么原因呢?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人是很容易被一个人纹身就吓住的,会很容易就给一个纹身的人下定义。比如社会上很多不良青年,还有很多的黑帮人士,为了表示自己的凶狠,都会在身上明显的部位纹身,一般的普通老百姓见了都觉得可怕,望而生畏,只是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还有很早之前刚刚有纹身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含义,就比如水浒上很多梁山好汉,心地十分善良,是被逼无奈纹上的。纹身经历了怎样的欺负变化呢?
纹身刚开始是文身,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时候是在身体上写字的,最早开始于西周,那时候是一种刑罚叫做“墨刑”。那个时候就是想办法在任身上写下难以擦除的文字,然后用有颜色的墨染上,把这个人的尊严都踩在脚下,打上了这是罪人的烙印。而且在西周这个刑罚被广泛运用,也可以看得出来那个年代的人对于尊严和容貌是有 很高的追求的。
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那些部落是因为自己的文化,原始图腾的继承所以要纹身,只是这些不被中原上的人们所认同,其中就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周王的两个弟弟就是因为怕被自己的哥哥铲除,于是在还没有被真怀疑的时候在自己身上刺青和剪断自己的头发来表明并不会对他的王位构成威胁。
墨刑到了秦朝的时候就有新的名字黥刑,九江王英布因犯错而被处以黥刑,还被人取了很嘲讽的名字黥布。而且这个名字竟然就这样相伴了他一生。很多的史料和史籍中都是用黥布来对他进行命名的,就连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中他的故事也是叫做黥布列传。
汉朝的时候这个刑罚其实就被禁止了,之后的三个朝代都再也没有再出现,直到唐朝,很多大将为了将自己的士兵好编队,也更好的精忠报国,就命令凡是参加军队的士兵都要在身上印上自己军队里特殊的图案或者文字来进行区分。晋朝和宋代则又将这种方法作为处罚的刑罚使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水浒中很多好汉被施刑的原因了。
而纹身被明确的分开是文字还是纹画是在唐代的时候,官方一般是文字,而因为社会风气的开放,民间已经流行在身体上纹图案,而且社会的元素多元化,使得那时候的图案也更加的多元。
每一代也都有因为纹身而出名的人物,五代十国的郭威帝就因爱鸟在自己的脖子上纹鸟,被人戏称“郭雀儿”,宋朝时候有张姓人因为励志成为道士,就在脖颈上面刻画了很多梵文,人们因此叫他张花项。更有人因为极其热爱白居易的诗词,在自己身体上刻满了白居易的诗句还配上图案。人们因此叫这人为“白舍人行诗图”
由此可见在古代虽然人们开始追求个性,但是这样的有纹身的人还是一直被人认为是不好的,他们就是最底层的连尊严都没有的人,会受到世人的嘲笑,北宋就有一位名将因为身体上有纹身而被世人看低了一辈子。纹身直到现在也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